死而不朽的成语故事


死而不朽

拼音sǐ ér bù xiǔ

基本解释指身虽死而言论、事业等长存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死而不朽,何谓也。’”


死而不朽的典故

公元前549年,鲁国大夫穆叔奉命出访晋国,晋国卿范宣子问他“死而不朽”的含义是什么。穆叔没有回答,范宣子说他的祖先在各个朝代都是名门贵族,这就是死而不朽。穆叔则认为只有好的德行、功业、言论才会死而不朽的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死而不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倒果为因 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,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。”
含辛茹苦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
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鬼烂神焦 唐 韩愈《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》:“截然高周烧四垣,神焦鬼烂无逃门。”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倦鸟知还 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